为加强校园结核病防控工作,帮助学生科学认识自身健康状况,10月14日下午,我校医务室特邀银川市第四人民医院结核病防治专家张彩菊主任,在图书馆报告厅为2025级新生中结核菌素试验(PPD试验)呈阳性的同学举办了一场专题健康知识讲座。

本次讲座旨在解答同学们的疑问,消除不必要的紧张情绪,引导大家积极、科学地应对检测结果。张主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结合图文并茂的演示,为同学们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。
张主任首先明确了“结核菌素试验阳性”的含义。她指出,阳性结果仅表示机体曾经感染结核分枝杆菌,并不等同于罹患结核病。她形象地解释道:“这意味着我们的免疫系统已经‘认识’了这种细菌,并形成了免疫记忆。绝大多数感染者终身不会发病,可与细菌‘和平共处’。”尽管阳性者发病概率较低,但仍属于结核病潜在高风险人群。在免疫力显著下降时,体内潜伏的细菌可能被激活,导致发病。因此,对阳性结果给予足够重视并实施科学管理十分必要。

在后续健康管理方面,张主任提出了清晰建议。学校医务室与专家共同呼吁同学们积极采取预防措施。目前主要有三种科学管理方式:一是开展预防性抗结核治疗,通过服药清除体内潜伏细菌,从根本上降低发病风险;二是接受免疫治疗;三是对于暂未进行预防性治疗的同学,应定期进行胸部X光检查,密切监测肺部健康状况,实现“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”。
讲座现场,医务室为同学们发放了结核病健康知识手册,鼓励大家主动学习相关防护知识。在互动环节,同学们围绕传染性、治疗副作用、日常注意事项等问题踊跃提问,张主任一一作出细致解答。

讲座在同学们中引起积极反响。一位同学表示:“之前看到‘阳性’结果很担心,听了讲座后明白了背后的科学道理,也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,心里踏实了许多。”
学校始终将学生健康安全置于首位。此次讲座不仅普及了结核病防治知识,更是一次推动学生树立主动健康意识的积极实践。希望相关同学认真听取专家建议,与家长充分沟通,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最适合自身情况的健康管理方案,共同筑牢校园结核病防控屏障。
图/文:刘雪绒